以科技赋能 中国建筑正不断创造绿色奇迹
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
湖水中心的小岛,造型如贝壳、蘑菇、仙人球的楼宇,点缀在曲水流觞和绿茵花草中,与覆盖着绿植的“8”字形、椭圆形等立体休闲建筑交互错落……
这是正在建设的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独角兽岛,也是成都市实现未来天府新区碳中和的“试验田”。4月11日,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国建筑)西南设计院项目团队刚完成的天府新区独角兽岛节能设计方案,将提高对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。
国际能源研究中心报告显示,全球建筑行业碳排放占总量40%,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。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则表明,2013年以来,全国建筑业企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,生产规模快速增长,承接工作量稳步提高,行业实力明显提升,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迈上了二十万亿元大关。
如此大规模的建筑业,如何实现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?
点绿成金,匠造绿色建筑
“我们在设计上进行多项创新。仅通风管道一项,由传统改为布艺,管道自带保温层,在输送冷暖气过程中可降低空调热损耗,从而降低排碳量。”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张国昊说。
类似绿色创新设计,在中国建筑的施工案例中数不胜数。
杭州慧展科技项目采用先进工艺,在核心筒墙柱大面积使用清水混凝土,不做二次装饰,减少装饰装修所依赖的各类资源;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,“水立方”项目建设者巧妙利用内外两层ETFE膜之间的“空腔”。夏季开“空腔”散热,冬季闭“空腔”保温,节电30%以上;“水立方”隔壁的冰上运动中心,建设者在冰球场地上方顶板处安装玻璃幕墙,地面铺设导光管,将自然光引入室内,每年节电约26000度,相当于一个家庭10年的用电量。
变废为宝,践行绿色施工
4月11日,广州北站安置区项目现场,堆积如山的建筑废渣被粉碎机制成细骨料,与水泥、砂等一起混合搅拌均匀,再通过砖模机压制成一块块灰砂砖。
相关统计显示,中国每年因新建、拆除、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约15.5亿吨至24亿吨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建筑先后开展固废相关省部级、国家级课题研究,形成10余项技术成果,其中《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推动行业绿色建造技术的新发展。如今,中国建筑所有项目均开展“四节一环保”绿色施工,余气、余热、余压、余水、余料、余渣基本“吃干榨净”。
变废为宝的同时,中国建筑还积极探索改变生产方式,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,牵头成立全国第一个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联盟、建设中国首家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厂。
弃碳揽绿,描摹绿色画卷
人间四月尽芳菲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,只见水碧天蓝,群鸟翱翔,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。
“在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中,中国建筑创新出一套‘4233’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模式,即四步走标准化沙漠治理、林草修复两大神器、矿山三重治理、海堤整治三步施工,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。”中国建筑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经理贾海元说。
波澜壮阔的绿意,同样在雄安新区蓬勃焕发。按照“异龄、复层、混交”的种植规律,加上自然生长与人工养护双重培育的“千年秀林”正茁壮生长。
4年间,中国建筑已累计造林32000余亩,栽植苗木227余万株,包括白蜡、银杏、国槐等100余个树种,三季有花、四季常青的色彩动图如梦如幻。一幅“蓝绿交织、清新明亮、水城共融”的生态新区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以科技赋能,中国建筑正不断创造绿色奇迹。“中国建筑将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高度谋划碳达峰、碳中和的目标路径,加强科技创新,主动作为,在坚持生态优先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做出央企应有贡献。”中国建筑党组书记、董事长周乃翔表示。